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孝經類
 主人先入君升自阼阶西向哭主人居中庭从哭
汉书龚胜死有老父来吊其哭甚哀既而曰吁薰以香
自烧膏以明自消龚生竟夭其天年非吾徒也
蒋诩遭父忧吊者盈门后母疾之不与席不得止旧庐
于侧作小庵往如旧也

东观汉记祭遵病薨丧至河南诏遣百官皆以丧服上
车驾素服往吊望城门举音遂哭而止哀恸复幸城门
遇丧车瞻望涕泣上亲临祠以太牢仪如孝宣帝临霍
将军故事
续汉书郭泰退身隐居教授徒众甚盛丧母友人或千
里来吊之 谢承
后汉书徐孺子不就诸公之辟及有丧者万里赴
吊常于家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 …… (第 29a 页)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
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
不告姓名 (谢承
书曰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预备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
(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 (第 29b 页)
卜时日葬无设奠勿留墓侧无起封树于戏小子其勉
之哉吾蔑复有言矣朱祇萧建送丧到家 (谢承
书曰咨/在京师病困)
(故吏萧建经营之咨豫自买小素棺使人取乾黄土细/捣筛之聚二十石临卒谓建曰亡后自著 (第 7a 页)
 (哭不止一次矣非但有此既葬还封之/一哭也恶得以此而议其哀之不足哉)

后汉书梁鸿传父让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
世卷席而葬鸿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疾且困
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
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
冢旁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
归扶风
马援传援卒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藁葬而


张霸传霸蜀郡成都人也为会稽太守后被徵四迁为
侍中卒年七十遗诏诸子曰昔延陵使齐子死嬴博因
坎路侧遂以葬焉今蜀道阻远不宜归茔可止此葬足
藏齿发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代但当畏敬
于人若不善加已直为受之诸子承命葬于河南梁县
因遂家焉 谢承
后汉书崔瑗为济北相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
行郡国以赃奏瑗徵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 (第 9b 页)
   会葬
春秋文公元年二月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

葬我君僖公 五年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王使召
伯来会葬
襄公三十有一年冬十月滕子来会葬癸酉葬我君襄

定公十有五年九月滕子来会葬丁巳葬我君定公
公羊传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
榖梁传葬曰会其志重天子之礼也薨称公举上也葬
我君接上下也僖公葬而后举谥谥所以成德也会葬

之礼于鄙上(注从竟至墓/主为送葬来)
后汉书郭泰传泰卒四方之士千馀人皆来会葬 
后汉书郭泰以建宁二年正月卒自弘农函谷关以
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
涂盖有万数来赴 (第 18a 页)
    祭其率百官而特祭于陵实自明帝始也
通典后汉都雒阳以关西诸陵久远但四时特牲祀每
帝西幸即亲谒其雒阳陵每正月上丁祀郊庙毕以次
上陵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大夫外国朝者侍子
郡国计吏会陵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寝殿前
钟鸣谒者赞礼引客群臣就位如仪乘舆自东厢下太

常道出西向拜折旋升阶拜神座退后公卿群臣谒神
座太官上食太常乐奏食毕舞文始五行之舞乐阕群
臣受赐食毕郡国上计吏以次前当神轩告其郡国谷
价人所疾苦欲神知其动静孝子事亲尽敬爱之心也
最后亲陵遣计吏赐之带佩八月饮酎上陵礼亦如之
至灵帝皆以弦晦二十四气伏社腊及四时祀祠庙日
上饭太宫人随鼓漏理被枕盥水陈严具 谢承
后汉书灵帝建宁五年正月车驾上原陵蔡邕为 (第 3a 页)
   朱棺
汉书佞幸传大司徒孔光奏董贤贤自杀伏辜死后父
恭等不悔过乃复以沙画棺(师古曰以朱砂涂/之而又雕画也)四时之

色左苍龙右白虎上著金银日月玉衣珠璧以棺至尊
无以加
东观汉记耿秉薨赐朱棺玉衣
明会典品官棺用油杉朱漆庶民棺油杉为上柏次之
土杉又次之用黑漆金漆
   画棺 谢承
后汉书和帝追封太后父梁松为袖亲悯侯改殡
赐东园画棺玉柙衣衾 (第 50a 页)
士因亡去
符融传妻亡贫无殡敛乡人欲为具棺服融不肯受曰
古之亡者弃之中野唯妻子可以行志但即土埋藏而
(谢承
书颍川张元祖志行士也来存融吊其妻亡知/其如此谓言足下欲尚古道非不清妙且礼设棺椁)
(制杖章孔子曰吾从 (第 3b 页)
 秋潦漱其下趾(又广韵疏奏切集韵韵会正韵先奏切𡘋音嗽又集韵正韵𡘋先侯切音锼义𡘋同)(广韵集韵)

 韵会正韵𡘋知亮切音帐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涨无船(又溢也杜甫诗春日涨云岑)又南海名 谢承
后汉书交趾七郡土 
 献皆从涨海出入(又集韵展两切长上声义同或从长作涨)又广韵陟良切集韵韵会中良切𡘋 (第 102a 页)
 韵唐干切音坛义同(又集韵正韵𡘋上演切音善同鳝后汉杨震传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
(卿大夫服之象也注续汉书 谢承
书鳣皆作鳝然则鳣鳝古字通也颜氏家训后汉书云鹳雀衔三鳝鱼多假借为鳣鲔之鳣)
(俗之学士因谓之鳣鱼按魏武 (第 33b 页)
南海郡治番禺其下县揭阳


王莽改曰南海亭盖南海自此始韩愈潮州刺史


谢上表云州南近界涨海连天是也 谢承
后汉书


交趾七郡土献皆从涨海出入(七郡谓南海郁林苍梧交趾合浦九)


(真日南也)南史扶南国东界 (第 35a 页)
 (一暮互字下注云俗作㸦唐玄度九经字样亦云俗作㸦者讹是昔人以㸦为互字后转而作牙师古乃)
 (曲为之说耳今考后汉书滕抚传磐牙连岁及党锢传注引 谢承
书中官黄门磐牙境界三国志曹爽传)
 (根据槃牙陆瑁传九域槃牙晋书宣帝纪王浚传各云根据磐牙桓温傅彊蛮盘 (第 23a 页)
微谓释其微指
后汉方术传秦密曰董扶褒秋豪之善贬纤介之恶 (谢承)
(
书曰李咸奏曰春秋之义贬纤介之恶采毫末之善)
法言问明篇曰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
而见之明其悖 (第 22a 页)
因谢不取)六书之相假鳝则为鳣
(汉书杨震传冠雀衔三鳣鱼注冠音贯即鹳雀也鳣音善韩子云鳣似蛇臣贤案续汉及 谢承
书鳣字皆作鳝
然则鳣鳝古字通也鳝鱼长者不过三尺黄地黑文故都讲云蛇鳝卿大夫之服象也郭璞云鳣鱼长二三丈 (第 15a 页)
 题云汉故不其令蕫君阙八字为二行天下碑录云
 汉童恢墓双石阙字在任城县南七里一云汉故不其
 令童君一云童恢琅邪人隶释云东汉循吏有童恢
 传注云 谢承
书作僮种两姓异同史氏固有所疑矣
 初未尝见此阙遂以蕫为童当以碑为正传云恢字
 汉宗琅邪姑幕人辟公府除 (第 27a 页)
    一董
董    四   七  (卫弹碑以府丞七)  九   丨察通作董     
(不其令丨君阙碑录云济州任城有童恢墓双石阙一云童恢琅邪人一云汉故不其令童君)
(按东汉循吏传童恢注云 谢承
书童作僮恢作种两姓异同意史氏亦疑之碑录未见此阙遂)
(以为童集韵董草名董正也督也通作董二字盖通用)(第 1a 页)
音徐林切后汉书注云口在颔下大者长七八尺则
鳝即今之鲟字(古本从/覃作鲟)郭璞陆玑所云者鳝也而非鳣
谢承
干宝正误以鹳雀所衔者为鲟鱼而范晔则未
有误之推反疑范之误而推谢干之确岂不谬哉陆佃 (第 7a 页)
  陂池东观汉记述光武初作寿陵云今所制地不过二
三顷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按陂池读如吊二世
赋登陂陁之长坂凡陂陁者犹言靡陁耳光武言不须
如前世诸帝高作山陵但令小隆起陂陁然裁得流泄
水潦不垫坏耳今之读者谓为陂池令得流水此读非


  杨豫 谢承
后汉书杨豫传云豫祖父恽封平通侯恽子 (第 8b 页)
 (宋均春秋纬注云为春秋孝经略说则非注之谓所/言又为之注者汎辞耳非事实其叙春秋亦云玄又)
 (为之注宁可复责以实注春秋乎其验八也后汉史/书存于代者有 谢承
薛莹司马彪袁山松等其所注)
 (皆无孝经唯范晔书有孝经其验九也王肃孝经传/首有司马宣王奉诏令诸儒注述 (第 19a 页)
  鲤

诗咏鲤多矣毛公无传于硕人训鳣为鲤与舍人释雅
意同此二鱼本易辨不知何以误也说文曰鳣鲤类古
今注曰鲤之大者为鲔鳢之大者为鳣(苏传鳣/大鲤也)亦非韩
非说苑皆曰鳣似蛇与鳝字通(后汉杨震传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续汉)
(书 谢承
书/鳣俱作鳝)无鳞之鱼也(郭注鳣大鱼似鲟而短鼻口在/颔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
(者长二三大今/江东 (第 47a 页)
 武王之系也中山孝王之系也并音计皆袜所束之
 𢃄也张廷尉之跪而结也亦音计则以手从事非指
 物言矣乌乎同
 又按古人脱屦则有袜在脱袜则将跣足矣 谢承

 稽先贤傅贺劭为人美容止在官府常着袜希见其
 足君臣群而饮酒悉解其袜若徒跣谢罪者然此何 (第 14b 页)